建行甘肃分行农耕文明涉农个贷创新研究
作者: 田邯平  日期:2012-04-01 来源 :兰州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农耕文明 涉农个贷 创新研究 建行甘肃分行 
描述:农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三农”历来是党和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甘肃作为典型的农业大省,近年来在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三农”的政策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惠民、富民的重大举措,农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这些成就离不开建设银行甘肃分行的努力,长期以来,建行甘肃省分行以服务支持地方经济建设为己任,积极创新业务,调整信贷结构,主动支持服务“三农”。遵照人民银行、银监会《关于全面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的指导意见》中鼓励创新、支持“三农”的精神和甘肃陇东地区悠久的农耕文化,创设了“农耕文明”涉农个人贷款品牌,积极服务全省“三农”经济建设。“农耕文明”涉农个贷包括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贷款和个人支农贷款两大类,涉及了农民生活、生产、消费三大方面的资金需求。本文正是在甘肃服务“三农”和拥有丰富“农耕文明”的背景下,阐述了建行甘肃分行利用本省具有的诸多“农耕文明”在践行服务“三农”方面的具体案例。论文以建行甘肃分行通过涉农贷款服务“三农”为主线,以建行甘肃分行弘扬和宣传甘肃“农耕文明”为辅线,一主一辅贯穿全文,层次分明而又详细的探讨了建行甘肃分行有关“农耕文明”涉农贷款的创新性。
对当代中国三农问题观念的反思
作者: 杜瑾  日期:2005-05-01 来源 :中国人民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观念 三农问题 反思 
描述:三农问题是当今中国的一个沉重话题,这不仅因为三农触目惊心的现实,还因为它是中国一系列复杂的社会历史现实问题相互纠结的结果和体现因而成了久拖不决的世纪难题。然而三农大国的基本国情又决定了三农是一个我们永远绕不开而必须着手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正因此,三农问题也是目前众人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对此,关心三农问题的专家学者纷纷著书立说,献计献策,作了大量有益的探讨。最高决策层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保护三农利益的政策措施,尤其是新一届中央领导的免税免粮这一新举措,是三农问题解决的历史性突破和良好的开端。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三农问题基本上得到了解决或从此可以高枕无忧了。因为我们对三农问题的认识和解决才刚刚走出了第一步,还有异常艰巨的认识和实践任务,对其失误教训进行反思总结有着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笔者不揣冒昧,怀着对三农问题的执着关切,主要就三农热点缘由、问题的实质和根源及出路等方面人们对其所持的观念进行反思。 第一部分:三农问题成为社会热点焦点问题的缘由。任何问题成为热点焦点问题都有两个必备的条件:举足轻重的地位和重大影响。三农问题也是如此,其成为热点的缘由就是三农在中国社会中的基础战略地位和目前问题之严重已危机到了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化大业的继续推进这一严峻的现实。 首先,三农触目惊心的现实是我们难以回避的话题。具体可概括为:农民是当今中国最大、最弱的弱势群体,表现为政治上无任何参政议政、主张自己权力的有效渠道,只能做俯首听命的沉默羔羊。经济上物质生活条件的简陋贫乏和艰苦恶劣使其生存时常受到威胁。文化教育的落后和低劣;农业是最大最弱的产业,其从业人员最多,其分布范围最广,遍布城市以外的广大乡村。但其生产经营方式的极端落后和脆弱不堪又决定了它是最弱的产业,无力防范自然灾害的侵害;农村是典型的穷乡僻壤。其闭塞落后,凋敝不堪,与城市形成极鲜明的反差。 其次,三农大国的基本国情注定了三农是我们永远绕不开话题。其一,三农之于中国是我们永远抹不去的根和魂,它承载了中国荣辱兴衰的全部历史。我们的先祖都是从事农牧渔猎的广义上的农民,中国五千年历史,其中四千年是雄踞天下首位的农耕文明,它构成了整个华夏文明的主脉基调,成了人类史 6 上农耕文明存续时间最长、发展形态最完备、成就最辉煌的典范和奇迹。没有 三农,中国就失去了它的基本内容和特定内涵。其二,三农又是中国现在未来 命运的决定因素。三农的贫困导致了目前整个经济的低迷和社会全面发展步伐 的迟缓。中国的现代化若撇开三农就成了不可想象的空话、假话和大话。 第二部分:三农问题的实质和根源。三农问题的实质就是三农的日益贫困 和不断被边缘化问题。其根源就是城乡不平等的二元制的沿袭和强化这一现实 制度原因及其背后一系列错误理念支配的结果。制度原因:建国初城乡分制, 核心是在投资分配税负等方面国家优扶城市牺牲乡村,为三农贫困埋下了种子; 改革开放后沿袭此制,并以部门行业严重分配不公的形式加以强化,加剧城乡 分化、三农的贫困。认识根源:对工业化、城市化而后现代化道路的迷信盲从; 对市场经济的曲解误用。 第三部分:三农问题的出路:观念和制度的变革。 首先是观念认识的突破更新:澄清认识误区,确立新的理念。澄清的误区 之一是,要正确认识三农的目标和任务是现代化,而不是城市化。现代化的涵 义是生活质量的提高和生存状况的根本好转使人更多地能展现和体悟到生命的 自由快乐,更多摆脱生存层次的异化。所以,现代化与地域、身份和职业没有 必然的联系。因此,解决三农问题的任务是改变其恶劣的生存条件,而不是户 籍身份职业的改变和聚居地的变迁,不是靠扩大城市规模和兴建新兴城市的这 种造城运动来解决三农问题。要澄清的误区之二是,竞争并非是社会经济发展 的根本动力,相反,友好协作才是社会良性发展的基石和根本目标。尤其是目 前在竞争与生存紧密相连的情况下,竞争的代价是人的残酷冷漠的动物本性的 张扬,社会关爱本质的泯灭。误区之三是,市场经济并不是政府角色的退出和 无所作为的“超脱”,相反是其角色职责的强化。即维护平等竞争的正常秩序, 更要担当其扶弱济贫的社会救助职责,维护和实现社会的道义良知和公平。三 农问题解决离不开新的理念的确立,其一是确立人本思想,在中国就体现为民 本思想。只有三农的现代化,才是国强邦固的根本。只有从人本思想出发,而 不是只从稳定国家政局的角度出发,才可能积极主动铲除现存的一切不平等制 度,走出“代价论”、先富后富论等偏论谬说的束缚,才可能走出从就业角度寻 求三农出路的迷途,而着眼于三农生存条件的改善和提高。其二是确立一种新 的文明的政治理念。政治不是过去那种天天抓的阶级斗争概念,但也不是现在
参与式视角下乡村文化动员研究
作者: 涂羿南  日期:2014-12-01 来源 :中国农业科学院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价值理念 文化动员 参与式理念 乡村文化 
描述: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乡村居民的日常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一方面,农村的经济水平显著提升,但另一方面,由于城乡二元结构建设,经济上的相对落后让乡村居民逐步失去其对乡村文化及自身的认同感,在归属感缺失和核心价值观衰退的情况下,引发了各种社会问题凸显,如农民的信仰体系紊乱和价值观失落,如乡村生活落后,陈规陋习泛起,甚至于导致农业生产方式落后、效率低下,农村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等。此外,叶敬忠教授通过大量的实地研究和乡村治理理论研究提出,在新农村背景下建设新农村,就必须保证农民的“话语权”,保证各利益群体在社会事物参与过程中的话语权,并在决策和选择过程中的介入、承诺和贡献、对资源的利用和控制、能力建设和自组自立、利益分享等方面有所体现。基于此,本研究借助参与式发展理念,以新农村建设为背景,着眼于“大文化”的核心价值理念建设,在现有社会环境及乡村文化资源基础之上,以陕西省洛川县槐柏镇为例,对现有乡村文化动员的组织及其功效(即现状、特点、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旨在通过高效且可操作的乡村文化动员体系的建立,在现在的资源基础上更好地进行乡村文化建设,从而实现乡村发展的内生性力量,最终促进新农村建设整体目标的实现。研究认为,在乡村文化建设中开展高效的乡村建设,必须对农民的乡村文化建设主体给予充分保证,即围绕农民的文化发展需求和发展能力,在对自身组织机构的资源禀赋、组织目标和文化动员体系下其他组织机构进行评估的基础上,结合乡村文化生活中的核心价值理念,确立其进行乡村文化建设的合作伙伴及其组织发展相关的乡村文化理念,展开有针对性的乡村文化建设。
农村公共服务的社区化问题研究
作者: 贾先文  日期:2010-04-01 来源 :湖南农业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供给机制 农村公共服务 居民参与 社区化 
描述:“三农”问题是困扰我国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而农村公共服务是“三农”的“短板”。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结构失衡、供给效率低下,不能满足农村居民多样化的需求。城乡公共服务差距明显,而且有不断加大的趋势。在农村社会发展中公共服务的公共性流失非常严重。这既不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也有悖于社会的公平与正义。为了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党和政府采取了积极措施增加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其关键原因在于公共服务供给体制和机制存在问题,作为公共服务消费者的农村居民参与不足,没有发挥农村社区应有的作用。农村公共服务社区化有利于提高公共服务资源的配置效率,有利于满足居民多样化需求,有利于提高居民的幸福指数,有利于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有利于实现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对破解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困境具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运用经济学的相关理论,论文首先分析了农村公共服务社区化的理论与现实依据。从理论视角论述了公共服务资源配置上存在着政府失灵与市场失灵(即两极失范),使公共服务资源配置处于两难境地,社区作为政府与市场的结合体,又融合了社区社会资本,将之引入到公共服务供给中,部分矫正了公共服务的两极失范,促进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从实践视角论证了我国农村公共服务存在的政府与市场失灵状况,剖析了目前农村公共服务的供给所实行的“村民自治”和“一事一议”的“准”社区化实践的作用和存在的问题,认为还不是真正的社区化。 接着分析了农村公共服务社区化的宏观环境和微观条件。农村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支农惠农政策的支持,为我国农村公共服务社区化创造了宏观环境。农村社区雄厚的社会资本、不断壮大的社区组织、不断增加的农村社区精英以及新型农民的出现使农村公共服务社区化在微观上具备的内在条件。 论文着重分析了农村公共服务社区化的路径选择。构建以社区为平台,社区居民参与决策、监督、管理、评估,多方参与、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公共服务社区化运作机制;发挥社区整合资源、整合组织、整合消费者、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作用;构筑公共服务的社区共有产权和重塑社区公共权威以利于居民的参与、遏制“免费搭车”、减少交易费用。 在进行案例分析的基础上,论文提出了以下政策建议:培育农村社区社会资本、搞好农村社区规划、动员农村社区居民参与、加强农村社区组织建设、增加社区投入、创建利于社区居民因公共服务供给状况而流动的机制、合理划分政府与社区的权力边界等等,以促进公共服务社区化的实现。 通过研究,本文得出的结论是:首先,社区是公共服务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农村社区的道德机制、社区社会资本等对配置公共服务资源具有重要作用。社区化是减少交易成本、破解集体行动困境、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途径,能起到矫正公共服务的政府与市场两极失范、促进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的作用。其次,我国农村在宏观和微观上初步具备了公共服务社区化的条件。再次,有效实现公共服务社区化,必须以社区为平台,重构农村公共服务的社区化运作机制;发挥社区的整合作用,发挥社区化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作用;构筑公共服务的社区共有产权和重塑社区公共权威,促进公共服务社区化的实施。同时,在农村公共服务社区化过程中要正确发挥政府的作用,界定政府的权力边界,以利于农村公共服务社区化是实施。 农村公共服务社区化研究打破了以往公共服务的“二分法”,引入“社区机制”来配置资源,开创了农村公共服务资源配置的新方式,在理论上有一定的突破。论文提出以公共服务社区化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思想,将公共服务社区化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连接了起来,在研究视角上有一定的创新。论文将社区融入到公共管理学、行政管理学、公共经济学之中,能升华其学科的内涵,是对公共管理学、行政管理学、公共经济学学科的丰富和发展。它将在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中产生一定的影响。
< 1 2
Rss订阅